《回首前行路》李肇星李景贤大结局免费试读

《回首前行路》李肇星李景贤大结局免费试读

时间:2023-11-22 17:19:37作者:佚名

主角叫李肇星李景贤的小说叫做《回首前行路》,它的作者是佚名所编写的历史类小说,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,文笔极佳,实力推荐。小说精彩段落试读:11岁那年,正好赶上家乡解放,我入读初中。一年级时,每月领得“助学米”30斤(周总理的入党介绍人张申府,时任北京图书馆馆员,月薪为600斤小米),1年过后,增加一倍,母亲见人就说:儿子才读书,从政府领...

《回首前行路》 免费试读

11岁那年,正好赶上家乡解放,我入读初中。一年级时,每月领得“助学米”30斤(周总理的入党介绍人张申府,时任北京图书馆馆员,月薪为600斤小米),1年过后,增加一倍,母亲见人就说:儿子才读书,从政府领到的助学米,就够全家吃的了。记得2014年2月10日辞世的秀兰·邓波儿回忆自己的童年时曾这样说过:“我只过了两年懒惰的婴儿生活,之后就挣钱养家了。”这个影迷们盼望一辈子也别长大,将近四个月前永远合上那双亮眼睛的小天使,说出此话时,表情不胜唏嘘,而我每每忆及母亲这句纯朴的话,总是满脸幸福。

读高中时,县城满大街上,“苏联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!”大标语随处可见,令人深受鼓舞。对苏联的向往,注定自己一辈子从事苏联—俄罗斯方向的工作。

17岁那年,我考入北京俄语学院(今北京外国语大学),读本科和研究生班各四年。55年后一天深夜,李肇星同志在济南山东大厦聊天时对我说:“老学友啊,真羡慕你!你有机会学习伟大的普希金和列夫·托尔斯泰的语言,而且一学就是八年;你还有机会在伟大列宁的故乡工作,而且一干就是12年!老学友,你可真有福!”还说:1960年秋,组织上本来要安排他去苏联留学的,不过,当时中苏分歧已经显露,留苏这一福分便擦肩而过。

24岁那年,我入外交部翻译处俄文组工作。组长王荩卿同志对我说的头两句话,令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:“大前天,在一个招待会上给陈老总口译祝酒辞,总共才不过十几句话,边翻双腿边发抖。廉颇老矣,虽能饭,但已很难往下咽了!”他比我大一些,当时也就34岁,却已成“老矣”的“廉颇”了。再听他往下讲,我很快就明白,这是对我的一份期盼:好好努力,尽快接过他这一辈高翻的班。

50岁那年,部领导让我进入苏欧司领导班子,协助副司长刘广志同志处理对苏联事务。1年半过后,他去驻苏联使馆任公使衔参赞,我接任其职。上任当天,另一位司领导陆济新同志问我:建国之初,咱们司由哪一位领导掌管对苏联事务?我答:伍修权同志,他当年在著名的遵义会议上,为毛泽东同志等人与国际共运代表李德当过翻译。这位长我九岁的前辈语重心长地说:“景贤同志,你肩上这副担子好重啊!”

53岁那年,我出任驻俄罗斯使馆公使。我到莫斯科当天深夜,时任驻俄大使王荩卿同志拉着我的手,脸上闪着信任与期许,轻声说:“使馆这一大摊子,全拜托给你了,我当甩手掌柜!”之后,则微带怒气说:“我向部里要你,都快一年了,可你就是不来,想去乌克兰当什么大使!基辅(使馆)那里才七八条枪,我这里则管着两三百号人,你说一说,这个天地有多大!”从一年前他要我去当公使的时候起,我内心一直就很明白,这位老领导是在有意给我这个后辈压担子——我国驻外数一数二的大馆担子。我在公使任上工作虽不到半年,但得到的锻炼机会,比在某些地方工作几年还要多。

阅读全文
回首前行路

回首前行路

李肇星李景贤是《回首前行路》的主角,这本小说的作者是佚名,这本小说的主要内容是:时光如流,不觉75已过,“奔八”去了。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那句人生格言,我这一辈人年轻时就能熟背:“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: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,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,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。”回望...

作者:佚名类别:yy历史

小说详情

相关文章

最新小说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资讯> 《回首前行路》李肇星李景贤大结局免费试读